发布时间:2023-12-15阅读量:次
复旦大学科技伦理与人类未来研究院教授、研究员杨庆峰作“智能科技如何让人类更幸福”主题演讲。他从现时代的基本特点、智能科技的发展指向、人类怎样追求幸福以及智能科技是否会为人类带来幸福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杨庆峰表示,人是有缺陷、有时间性、会犯错、有欲望的存在物,而当下我们处于“数据智能时代”,因此智能科技实际上是沿着增强的方向去发展自身。人类“增强的形而上学”的规定,所强调的正是人类完善、幸福、无欲的美好生活。
“智能科技能够让人类幸福,而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杨庆峰表示,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答案和依据,而在他看来,幸福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让病弱得以健康;二是让幼弱得以强大;三是让老弱得以保护。例如,智能科技要能够带给病患以希望,包括从不同方面给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性。他指出,在加速和焦虑相伴生的时代,我们应该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意识到“弱之意义”,找到并保护自身的生命节奏,才能缓解焦虑,找寻到生命的意义。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吴哲颖作“低碳挑战-科创企业的压力和机遇”主题演讲。她从全球气候压力、企业如何开展净零排放、碳减排的合规压力等方面,分析了碳减排产业链上的科创需求与发展机遇。她指出,企业采取净零排放行动意味着需要减少直接和间接价值链排放,目前在《财富》杂志全球排名前2000企业中,超过61%的企业已经设定了碳减排计划,超过31%的企业承诺净零排放。
吴哲颖提到,科创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甚至需求和应用场景也具有不确定性。而在低碳时代,产业链中的减碳需求将会是一个可确定的应用场景,位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可以在其中深入探索,从企业运营、原材料、物流、绿色能源端、循环经济和数据服务等各维度,找到碳减排需求的新的解决之道。“低碳时代对所有人都意味着风险,但对看得懂的人来说,风险也意味着新市场的打开。”
圆桌对话环节由复旦MBA校友、ZEWAY技术总监张月斌担任主持,与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副秘书长董重青,妙盈科技副总裁陈雍,兴证全球基金资深ESG研究员刘一锋,龙元天册总经理、CDI绿色双碳百园计划工作小组执行组长王萍,兴银理财多资产投资部股债混合团队负责人、ESG投资管理人徐莹围绕“科创向善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等话题展开精彩探讨。
在谈到化石能源对全球升温的影响时,龙元天册总经理、CDI绿色双碳百园计划工作小组执行组长王萍表示,全球升温会对许多中小国家的生死存亡起决定性影响。因此,当我们讨论科技向善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不局限于企业发展或政策执行,而是在讨论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ESG正在推动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为ESG带来更高的目标,这种互补发展关系一定会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赢。